
1080
剧情简介
推荐书籍
贯穿历史过往的红色精神,直至今日,仍高举旗帜,挥舞着旗摆,指引方向。红色经典跨越时空的隧道,穿越时空之门,让我们在品读的过程中回到过去。在祖国壮丽的河山中,无处不闪烁着革命红色的光芒,无处不印记着红色革命的脚印,我们被这红色所征服,感叹他们的伟大,感叹英雄们的红色精神。
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书籍是红色经典——《林海雪原》。
作者简介
曲波(1923年2月~2002年6月27日),山东省黄县(今龙口市丰仪镇枣林村)人,作家,中国作家协会常务理事。1938年参加八路军,历任文化教员、指导员等职。1943年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。1944年起任八路军大队政委、团政委、政治处主任等职。1950年因伤转业。历任机车车辆制造厂党委书记兼第一副厂长、设计院副院长、铁道工业部总局副局长等职。1956年起,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《林海雪原》《山呼海啸》《桥隆飙》等。
写作背景
1946年解放战争初期,东北地区形成敌我对峙的局面。解放军为了巩固根据地,发动人力物力支援解放战争,开始实行土地改革。但一小撮被击溃了的国民党匪首,逃进深山密林,与当地的惯匪及地主恶霸相勾结,组成土匪武装,出没无常,进行疯狂地烧杀抢掠,破坏土地改革。于是,上级研究决定组织小分队进山,实行小群动作,边侦察边打击敌人,侦打结合。作者和他的战友们便承担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的一部分。他们于1946年冬深入东北小兴安岭一带的深山密林,与号称拥有几个旅的匪首展开了周旋。
主要内容
1946年冬天,国民党在东北地区成立了由伪满官吏、地主、恶霸、土匪等组成的“中央先谴军”。这群乌合之众不断对我军进行军事骚扰,其中匪首许大马棒、坐山雕、马希山等人分别集结残股,窜居深山密林之中,长期进行暗杀破坏,手段残忍无比。
东北地区一时间匪患成群,这对当地百姓的工作、生活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,并严重破坏了土地改革的成果。为了清除匪患,军区领导决定改变战术,组织了一支36人的小分队。
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带领下,杨子荣、孙达得、高波等人深入林海雪原,先后奇袭奶头山、智取威虎山、围剿大锅盔,与这些“鲨鱼性、麻雀式”的凶残敌人斗智斗勇、殊死拼搏。经过一次又一次艰苦卓绝的激烈交锋,匪徒们最终被全部歼灭,小分队取得了剿匪的全面胜利。
作品鉴赏
《林海雪原》以绚丽多彩的笔墨,出色地描绘了解放军侦察员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,塑造了人民战士的英雄形象,酣畅淋漓地表现了“突破险中险,历经难中难,发挥智上智,战胜魔中魔的斗争中”,压过了敌人,战胜了敌人,直至将匪徒消灭的这场艰苦卓绝斗争的全过程。这部作品成功地刻画了满腹智谋,浑身是胆的侦察英雄杨子荣的光辉形象,深刻地揭示了他的大智大勇的阶级根源和思想基础。他说:“为人民事业生死不怕,对敌人就一定神通广大。”这光芒四射的豪言壮语是他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的写照。
精彩片段
大家正吃着辞旧迎新饭,外面走进一个看押俘虏的战士。
他走到剑波等人的饭桌旁,低声报告道:
“报告203首长,有一个受伤的俘虏,伤口没包扎好,老往外流血。他声声哀求让再给他上点药。这……”战士迟疑了一下,好像有什么心里话,碍口说不出来。但他终于说了,“这些匪徒实在可恨,可是现在缴了枪,我看……”
“好,我就去!”白茹马上放下饭碗,去木墩上取药包。
“小白鸽!”刘勋苍向白茹呼道,“快吃你的饭吧!别管他,任他流去。死一个少一个。”
白茹朝刘勋苍一噘嘴说:“你这个坦克呀,光知道杀,一点政策观念也没有。”
“政策,政策我倒懂哇!不是讲政策我早结果他啦!对这些匪徒哇,政策别执行得那么机械,叫他流去吧!不值得可怜。”
“他们现在已经放下武器啦,对受伤的俘虏,我们既要忠实地执行党的政策,又要分化瓦解敌人内部的那些死心塌地的分子。”白茹说着转身走出威虎厅。
刘勋苍气愤地离开了自己的座位,要上前去拦住白茹。
少剑波阻止道:“刘勋苍同志!你别发粗啦!白茹是对的,那战士的话也是对的,让她去吧!”
刘勋苍听首长这样一说,略带点窘意地退回自己的座位。
见大家都瞅着他笑,忙避开剑波的视线,一咧嘴做了个鬼脸才坐下了。
读后感悟
《林海雪原》,讲述的不仅是解放战争初期的剿匪斗争,它所表现出的更是一种智慧,一股勇气,一分人性的美,融合为人类近乎完美的形象,成为一个世界的缩影,化为一片蓝天。它告诫我们,要时刻牢记先辈的付出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,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地繁荣昌盛。这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。
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,更应多读红色经典书籍,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阅读红色家书,体味红色精神,引导、帮助我们立志,选择道路、抉择前程,正确面对艰难曲折,坚定信心。让我们在这红色精神的带领下,一起走向祖国繁荣富强!
来源:医学系新媒体中心
指导教师:翟洪生
初审:王照娟 王艳
审核:陈蒙
发布:宣传统战处

山东医专
投稿邮箱:xcc@sdmc.edu.cn